村官意外死亡 司法鑒定混淆案情
2014-07-10 13:46:41
7月7日,26歲大學生村官馬亞輝意外死亡已有十余天,兩鬢花白的父親王士康在整理兒子的各種證書時,仍會不自覺地出神。時至今日,一家人仍堅持“馬亞輝陪領導喝酒致死”的說法,并期待得到真相。但真相到底是什么?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出。(7月7日 人民網)
7月4日,尸檢一周后,司法鑒定最終出爐,可是血液酒精濃度為“0.8788mg/ml”(注:等同于87.88mg/100ml,超醉酒駕駛的標準)的結果卻讓事件更加撲朔迷離。
因為這司法鑒定的出爐以及很多群眾私下告訴他們當晚鎮政府在“友誼飯店”有一場飯局,該村官被邀陪酒,家屬則認為該村官的死亡覺得不是意外死亡那么簡單。而在“意外死亡”的疑問和“陪酒致死”的猜測面前,隱賢鎮政府的回應卻顯得避重就輕。
經過對死者周邊人走訪調查,都表示該村官死亡當天并未參與鎮政府的飯局,并且飯店也表示當天晚上飯店并沒有一單生意,所以也不存在陪酒死亡一說。
因為這起陪酒死亡的傳言,將該鎮政府推向了風口浪尖。而在司法鑒定成了馬家人堅持猜測的證據時,隱賢鎮政府仍為自己喊冤。7月7日下午,隱賢鎮黨委副書記張明強表示是這份司法鑒定出錯了,當時的血液酒精濃度標準是以每100ml計算,但鑒定卻錯寫成了每ml。隨即司法鑒定所也承認出錯了。
試問面對一起死亡案件,司法鑒定怎么能如此草率?對于尸檢又怎么能犯下這種低級的錯誤?當然對于現如今該村官的死亡原因我們不能下定論,對于這司法鑒定所的說辭是否可信,目前不知情。
但筆者認為,人死事大,無論死亡原因是什么,公眾都希望能還原事實真相,本著實事就是的精神,即便是錯誤也應該勇于承擔責任,而不是采用各種理由只為堵住公眾的悠悠之口。
就此事,筆者希望,相關部門能盡快給家屬及公眾一個滿意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