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鑒定,在中國這樣種族構成比較單一的國家里似乎沒有太大必要,因為中國發生的案件很少涉及到種族鑒定的問題。但在移民國家和多種族國家,比如美國,在刑事案件中對骨骼進行種族鑒定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
人類學上習慣上將人類分為三大種族: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東南亞部分地區和大洋洲的尼格羅人種(黑種人)、分布在亞洲及美洲的蒙古人種(黃種人)和分布在歐洲、北非和西亞及印度北部的高加索人種(白種人)。
皮膚和其他一些體表特征都可以很明顯地指示死者的種族,但沒有了皮肉的骨骼就少了很多判斷信息,黑人的骨頭顯然不會也是黑色的……在《識骨尋蹤》中,神奇的Bones只要拿到一個頭骨就輕松的說出死者的人種,那她是怎么做的呢?
人種鑒定的材料通常是頭骨,因為頭骨的種族特征最為明顯。雖然而不同人種的軀干骨和肢骨雖然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由于:第一,特征不是很明顯,第二,種族特征和個體特征很難區分,因此鑒定準確率明顯不如頭骨。所以,頭骨是種族鑒定工作的首選,只有在沒有頭骨的情況下才會勉強選擇其他部位的骨骼。下面為大家介紹的是顱骨上一些最明顯的種族差異,當你下次拿著一個人類頭骨、或者在網上看到什么有趣的骷髏圖片的時候,也可以客串Bones向你的朋友們炫耀啦。
比比誰的頭更大?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幅圖:

由左到右分別為:山姆·卡塞爾、姚明、保羅·加索爾
上面就是3大人種的代表,其中最左邊的山姆•卡塞爾(Sam Cassel)因為頭部形狀奇怪,素有“外星人”之稱。其實不光卡塞爾,大部分非裔球員的頭部都會很“長”,這是因為尼格羅人種的獨特顱型所致。
顱型是指從正上方看到的顱骨的輪廓。顱寬和顱長的比值在人體測量學上叫做顱指數。顱指數越大,頭型越圓;顱指數越小,頭型就越長。根據顱指數,人類學將顱型分為從超長顱型到超圓顱型的七7個等級。高加索人種大多屬于中顱型;蒙古人種的頭前后徑比較短,主要為圓顱型,這也是很多亞洲女孩扎馬尾時頭型顯得不夠飽滿的主要原因;尼格羅人種的頭型較長,多為長顱型。

顱指數測量。
顱型的差異引起了很多人類學家的爭論,有人說這并不是基因決定的人種差異,而是由于習慣的差異造成的:亞洲國家的孩子經常仰面朝天躺著睡覺,抑制了頭骨枕部向后方生長,就形成了圓顱型,而其他人種的孩子更樂于趴著睡,枕骨可以自由快樂地向后發育,就長成了橢圓形的顱骨。這僅是一家之言,也有很多人拿出各種證據來反對這種觀點。,但不管原因為何,顱型這的確是不同人種之間的一個很明顯的特征。

不同人種的顱型以及長寬比。
另外還有一些頭型上的細節也可以幫助判別種族屬性,比如尼格羅人種在枕部常常有一個像古代已婚女人腦后發髻一樣的突起,稱為發髻狀隆起。
高鼻梁,深眼眶
除了顱型外,白種人和黑種人都顯得眼眶深陷,鼻子高聳,而黃種人的臉則比較扁平,所以白種人在電影扮演的壞人看著總是更“兇殘”一些。
雖然深眼窩的白種人比較多,但不同人種的眼眶形狀其實差異并不是很明顯,同時變異范圍也較大。一般高加索人種和尼格羅人種眼眶的形狀為長方形或橢圓形,兩側向下傾斜;而蒙古人種的眼眶多為圓形或正方形,兩側向下傾斜的程度較小。

不同人種的眼眶形狀,以及長寬比例。
此外,眼眶處的一個重要指標是鼻顴角,它是由兩側額骨和顴骨交接形成的骨縫的最前方一點(眶額顴點,fmo),與額骨和兩塊鼻骨的交點(鼻根點,n)所形成的角度。高加索人種和尼格羅人種的眼眶外側緣的位置靠后,因而鼻顴角較小,而蒙古人種更靠前,鼻顴角較大,所以臉就會顯得很“扁”。

不同人種的鼻顴角對比圖。
在鼻部,有三個特征可用于區分種族屬性:鼻骨、鼻棘和梨狀孔。

鼻部骨骼。
鼻骨是鼻梁處的左右兩塊薄薄的馬鞍形骨片。高加索人種兩片鼻骨的結合處高聳,彎度很大;蒙古人種的鼻骨比較扁平;尼格羅人種的鼻骨同樣扁平,并且寬度很大。此外,高加索人種的鼻棘較大,蒙古人種和尼格羅人種的鼻棘則比較小。
梨狀孔就是顱骨上本來鼻子所在的位置上的那個倒心形的大洞。梨狀孔的形狀也是尼格羅人種的一個很明顯的鑒別特征。高加索人種的梨狀孔較窄,蒙古人種在平均值上與高加索人種差不多,都是呈一個窄長的三角形狀。而尼格羅人種的梨狀孔更接近于圓形,寬度也明顯寬于其他兩個人種。

不同人種的梨狀孔形狀及比例。
地包天還是天包地?
如果說剛才說到的顱型還需要用尺子量一量,再算一算才能得出結果,那么頜部的特征就是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的非??旖莸蔫b別部位。頜部,即構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頭,分為上方的上頜和下方的下頜。

尼格羅人種的頭骨。
頜部是尼格羅人種的一個重要鑒別特征,因為他們有著非常明顯的凸頜——黑人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嘴巴,他們的上頜部和下頜部都非常突出。而且無論是非洲的還是大洋洲的尼格羅人種都有這個特征。而高加索人種和蒙古人種的凸頜就不怎么明顯,基本上與整個面部的輪廓在一個垂直面上。上面的這張圖就是一個尼格羅人的頭骨,請注意他的上頜部分,非常突出。不過要注意真正的凸頜是整個頜部都向前突出,和牙齒向前長大暴牙不一樣哦。
頜部的具體鑒別過程還需要配合下頜骨。在不同的人種中,上頜骨和下頜骨之間的位置關系有著比較顯著的差異。簡單的說,高加索人種的上頜骨前緣比下頜骨前緣更向前突出,類似我們通常說的“天包地”;尼格羅人種的下頜骨比上頜骨更突出,就是我們俗稱的“地包天”;而我們所屬的蒙古人種的上下頜前緣的突出程度差不多,即使偶爾出現凸頜現象,也會是上頜略微突出。

不同人種的下頜形狀。
對于骨骼的種族鑒定,人類學家主要把注意力放在顱骨上,對其他骨骼的研究較少。雖然也有幾個高加索關于頸椎和股骨的研究,但對于速成班來說,大家其實只要掌握上面的幾種,尤其是頜部的區別,就可以判斷種族啦!
來自:果殼網
作者:
亂室佳人
原文鏈接:
http://www.guokr.com/article/76377/